-
“悲剧还是发生了!”新疆乌鲁木齐,一对夫妻去开车时,没有发现蹲在车前玩手机的女子,而女子则全神贯注的玩手机,也没有听到车辆启动的声音,就这样,夫妻二人直接开车从女子身上碾了过去!网友:三个人竟凑不出一只眼睛!
这事出来,周围人一下子都懵了,心里直发紧。讲述这件事的人是社区的志愿者,他根据监控和巡逻记录把经过拼起来,用第三人称把话讲清楚。画面里灯闪、车拐、屏幕发光,一切像被按了慢放,让人不自觉攥紧手心。停车场的地面还留着被拖过的划痕,热烫的地气混着一股机油味,叫人想起那声撕心裂肺的喊。巡逻交警赶到时,夫妻俩站在车边手足无措,女子的脚肿得很快,鞋都卡住了。好在车速不大,救护车到得也算及时,能站出来的人都开始忙活起来。
医院那头的走廊冷风直吹,石膏白得刺眼,人却一个个脸色发灰。夫妻俩一个联系保险,一个跟着交警做笔录,手抖得连签名都差点写错。交警把盲区和启动车前观察的要点讲得很细,物业也被叫来,问停车位的标线和反光警示为啥那么省。志愿者后来把事捋了捋:男人习惯一上车就系安全带、调整座椅,女人脑子里还在盘算出门的路线,谁都没把人当成“可能就在车前”的那个变量。女子躺在推床上听得迷迷糊糊,手机被护士装进袋子里,屏幕碎得像冰花。
说来也巧,第二天一早小区门口又差点闹岔子,一个外卖小哥盯着导航钻车缝,电动车把保安的反光锥擦飞了。太阳一出来,人行道晃得刺眼,小哥里程考核卡着点,急得不行,耳朵里还塞着耳机。他没看见台阶边有个小孩子蹲着捡卡片,鞋带拖得老长,保安的哨子吹得快破音。那一瞬间,前后两辆车都刹了,轮胎在地砖上叫疼,孩子妈一把揽过小孩,连连喘气。外卖小哥把耳机拽下,脸白得跟纸似的,嘴里全是“差点、差点”,手心汗都打成了水。
志愿者跟社区的人合计了一下,别光靠喊话,得实打实改点东西。停车场入口补了醒目的地面箭头,盲区贴了黄黑警示带,管理处买了几个小巧的反光锥,随手就能摆。玻璃门上贴了小黄鸭和红条,老年人看得清,孩子也觉得好玩。志愿者还拉上物业在公告栏写了几条“别低头走路”的暖心提示,别搞那种板着脸的口气,换成八九不离十的家常话。大家其实都不想听大道理,只要有人提醒一下,抬头的那一秒就够救一场事故。
后来天热缓了一点,院里坐着乘凉的人多了,事就这么碎碎念地传开了。有退休老师说自己缴水电费也爱低头,结果楼道台阶差点没看见,拿着单子吓出一身汗。有人提议把小区的慢行道边上画几枚“脚印”,让人看到脚印就自然把眼睛抬起来。做家长的也互相说:孩子玩手机就定时,让他在客厅走动时别看屏幕,出门就把设备放包里。几件小事叠在一起,氛围慢慢变了,路过的人抬头的频率肉眼可见地多了。
说回那场事故,女子出院时借了双软底鞋,走路还一瘸一拐,夫妻俩在门口等了她一会儿,带了水果和一封道歉信。谁都没说啥重话,眼神里却有股子“别再来一次”的怕劲儿,物业也把那片区域的摄像头角度调高了一点。车主后来养成了上车必绕一圈的习惯,哪怕赶时间也不偷那十秒。人有时候就这样,疼过一次,才肯把动作练成肌肉记忆,想想也挺唏嘘。出了这么多教训还不肯抬头看看吗?举报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