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此团圆时 乌鲁木齐各区县多彩活动拉满节日氛围感

乌鲁木齐 更新于:2025-10-07 13:12
  • 山鹰163054036

   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贾梦妍 王磊 唐红梅 王丽娜 盖煜 郭军鸽 牟敏 史传芝

      千里相思今朝聚,举杯共饮明月光。又是一年中秋至,明月清风,桂香袅袅,家人相伴……10月5日,在中秋节来临之际,我市各区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中秋节主题活动,为市民游客带来了一个有特色、有趣味、有温度的别样中秋“盛宴”。

      月饼为媒,共叙邻里情

      10月4日,市委办公室、市档案馆、市史志办驻跃进街南社区工作队联合社区各族居民,齐聚阳光雅居小广场,共同做月饼、庆中秋。

      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提前备齐面粉、馅料、模具等材料,各族居民们围站在桌前,既有经验丰富的长辈手把手传授包月饼技巧,耐心讲解揉面力度、馅料配比的小窍门;也有年轻人拿着模具好奇尝试,在一次次调整中做出形态规整的月饼;更有小朋友们在家长的陪伴下,用稚嫩的小手按压出印着“中秋快乐”“花好月圆”的月饼坯,脸上沾满面粉却笑容灿烂。

      “和邻居们一起动手做,感觉特别有节日氛围。”居民阿依努尔·麦麦提说。

      当烤箱飘出阵阵月饼香,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成果,品尝着亲手制作的月饼,小小的广场上满是团圆与和谐的气息。

      该社区将继续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,让各族居民在互动中增进感情,共同营造团结友爱、邻里和睦的社区大家庭氛围。

    近日,米东区象新社区联合艺鑫幼儿园,大人、孩子齐动手,一起做月饼。记者贾梦妍摄

      在米东区象新社区,社区干部、志愿者与艺鑫幼儿园各族小朋友们一起,做月饼,迎中秋。

      社区干部杨亚玲、志愿者徐倩教着孩子们用小手一点点将月饼“捏”成型。

      “哇,我做成功了。”小朋友李欣月高兴地向身边人展示。

    近日,在米东区象新社区,孩子们学做月饼。记者贾梦妍摄

      象新社区党委书记张凯春说,通过这样的动手活动,把家国情根植孩子心中,大人、孩子一起共庆节日,共品月饼,情谊也更深了。

      彩绘沙画 共创社区美

      在经开区(头屯河区)红沙滩路社区,社区工作人邀居民执起画笔,为闲置墙面注入鲜活色彩,让老墙“穿新衣”、家园“焕新颜”,营造节日氛围。

      曾经单调陈旧的墙面,在一笔一画间蜕变为承载节日祝福的“立体画卷”,让国庆的家国情、中秋的团圆意在社区角落悄然绽放。

       红沙滩路社区党委书记党雅芩说,社区为居民们准备了画笔、颜料、防护手套,并请来专业美术老师现场指导,教大家构图技巧、配色,大家画出美好的图案,在作画中互赠美好祝福。

      绘画现场,有人蹲在墙边勾轮廓,有人站在梯子上填色彩,有人拿着抹布清理墙面边角,大家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一起努力,让社区变得更美丽。

      “中秋团圆时刻,我们参与扮靓家园,特别有意义。”居民陈莉说。

      10月3日,水磨沟区七道湾街道和锦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欢声笑语,一场专为小朋友打造的沙画体验活动温情开展。

      20余名5-12岁的小朋友欢聚一堂,用细腻沙粒为笔、中秋心意为墨,解锁艺术新体验,在指尖流转间收获快乐与成长。 活动特邀专业沙画老师定制儿童专属课程,从趣味互动开始——老师用沙画快速勾勒出玉兔、月亮等中秋元素与小朋友熟悉的卡通形象,瞬间点燃现场热情。

      小朋友们举着融入中秋元素的沙画作品拍照,还兴奋地向同伴分享创作想法。

      家长王俊说:“这样的中秋主题活动不仅让孩子接触了沙画艺术,还提前感受了节日氛围、认识了同龄小伙伴,特别有意义。”

      在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,镇机关干部与各村、社区居民代表欢聚一堂,在欢声笑语中共享团圆时光,共话家国情怀。

      趣味游戏环节,猜灯谜、你比划我猜两个经典游戏,让现场瞬间沸腾起来。有人盯着谜面眉头轻皱,有人拉着身边的伙伴小声讨论,“你比划我猜” 更让气氛推向高潮,现场笑声、掌声、欢呼声交织在一起。

      “各民族聚在一起,你给我递块糖,我帮你解谜题,根本不分彼此。这节日的氛围多浓啊,大家热热闹闹地一起过节,心里暖烘烘的,感觉真不错。”溪水社区居民马培华说。

      在高新区(新市区)二工乡京轩社区的儿童线上画作比赛中,大小居民共同“国庆节+中秋节”元素为创作核心,通过线上征集、居民投票、现场颁奖,为儿童搭建展现创造力与家国情怀的平台。

      活动中,小朋友们创作了融合天安门、长城、圆月、玉兔等元素的原创画作。“我画了会发光的玉兔灯笼,照亮祖国妈妈的生日!”一等奖获得者牛梦鑫介绍他的画作《迎中秋,庆国庆》,画中粉色玉兔手持“国庆”灯笼,环绕向日葵与五角星烟花。

      社区主任高艳说,社区的绘画比赛,作品可能不是最好的画,但这个过程就是给孩子一支笔,画出心中的国与家。社区将就把作品在儿童之家展出,并开设专栏,让孩子在创作中明白“爱国就是爱家门口的灯笼与国旗”。

      志愿服务 共暖居民心

      “月儿圆、月儿圆,共赏月儿盼团圆……”10月4日中午,沙依巴克区平顶山街道头宫社区高龄老人郑耀鹏家中传来稚嫩歌声,6岁的刘梓硕和5岁的张程溪奶声奶气地演唱着儿歌《中秋》,郑耀鹏和老伴杨素芳跟着节奏轻拍手掌,眼角泛起笑意。

      今年87岁的郑耀鹏是有着56年党龄的老党员,曾是乌鲁木齐首位交通专业大学生,当年带领团队攻克汽车天然气利用技术,解决了能源紧缺难题。

      中秋节前,社区“一个观众的剧场”志愿服务队伍专程上门,不仅带来节日礼物,还把剧场搬进老人家里,为老人送去一场演出。

      “你们来了,我这心里比吃了月饼还甜!”郑耀鹏接过礼物时连连道谢。

      头宫社区用这场“专属演出”,将节日关怀送到高龄老人身边,既让老党员感受到温暖,也通过孩童表演传递红色记忆,让中秋的团圆氛围里满是温情。

      中秋佳节将至,达坂城区西沟乡雷家沟村,一份份甜蜜的问候叩响一扇扇家门。村干部与志愿者们带着精心准备的月饼与节日祝福,走进了村里11位高龄老人和1位失能老人的家中。

      “马爷爷、黄奶奶,我们来看您啦,祝您节日快乐,身体健康!”在83岁村民马有财家中,村干部和志愿者一进门就给他和老伴儿黄秀兰送上了热情的问候。手捧着圆圆的月饼,马爷爷、黄奶奶脸上满是笑意:“每年你们都惦记着我们,你们来了家里一下子就热闹了,感觉过节的氛围更浓了。”

      村干部还和老人们拉家常,询问近期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。村委会副主任马金芬说,会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,把关爱送到每一位有需要的群众身边,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大家庭的温暖。


    来源: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